瑞士的教育系統有一部分其實是隱性的菁英教育:他們會挑出大約30%有讀書天分的孩子進入大學體系,其餘的則進入技職體系學習一技之長。這樣整個社會才能順利運作,不會只培養出一群只能坐辦公室的人。如果有升學打算,不論在哪個國家,閱讀能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朋友的小孩當中也不乏不愛閱讀的,但有些還是能順利升學。因為其實不喜歡閱讀沒關係,重點是至少要訓練到能夠迅速理解文章,並正確回答閱讀測驗的題目。 瑞士多數小學老師對閱讀的引導偏向佛系,會鼓勵但不會強迫。這對於本身就不排斥閱讀的孩子很有效,但對那些對閱讀感到害怕的孩子來說,缺乏外在推力,往往就會一直停滯不前。 馬鈴薯頭的嚴師可沒那麼隨和,她不管孩子喜不喜歡閱讀,就是每兩週帶他們去圖書館挑選兩本符合程度的書,回家後必須完成線上閱讀測驗。傳統瑞士小學老師秉持假期就是要好好玩樂的原則,假期幾乎不會有功課。但嚴師照樣在假期前兩天帶全班去借書,假期結束後的週一就要檢查是否完成測驗,週三還有數學小考。我們只好把那兩本書飄洋過海帶回台灣。班上三個無法閱讀中長篇書籍的男孩也沒能逃過嚴師的魔掌,她讓他們挑選低年級的短篇書,作業還是得完成。 親師面談後的第一個月,馬鈴薯頭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啃完三、四本超簡單的低年級讀物。幸運的是,他在圖書館找到自己難得喜歡的書。第一個救星是德文版的《屁屁偵探》系列,雖然文字不多,但閱讀樂趣十足,讓他初次感受到閱讀的快樂。第二個救星是以《Minecraft》為背景的圖文小說 Das Dorf 系列。這系列原本都是大量文字的版本,近兩年才推出圖文版,馬鈴薯頭超級喜歡這系列的圖文小說,每次借回家都馬上完食,是他少量有動力在家裡閱讀的書。 我們圖書館的藏書不多,他喜歡的這兩個系列書本數量有限,很快讀完之後便提不起勁再看別的書。後來我在圖書館網站下方發現推薦書籍的功能,抱著「可能要等很久」的心態把這兩個系列尚未借到的書都輸入進去。沒想到兩週後去還書時,圖書館已經把它們採購回來了。 他花了一個月讀完所有這兩個系列的書後,對閱讀就沒那麼排斥了,甚至能閱讀《Der Räuber Hotzenplotz》這種黑白印刷、文字多、插圖少的作品。不過接下來就一直找不到讓他有動力繼續看的書,常常看了幾頁就放棄。 之後嚴師實施每兩週讀兩本書的制度,馬鈴薯頭開始借回《三個問號偵探團》的系列書。習慣較少閱讀中長篇小說的他,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