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開始養孩子時很堅定的想讓馬鈴薯頭跟瑞士小孩一樣小時候只要玩就好,後來誤入了早教的坑,從一開始觀望甚至質疑,到後來試驗以後發現好像真的很有用,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學邏輯或複雜的理解可能不太行,但學語言就是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驚喜之餘,又發現同溫層的媽媽們把孩子養得琴棋書畫各個精通,於是又更賣力投入早教的研究。 在看了一些資料或期刊論文之後,我對自己綜合各家學說在我心裡形成的想法深信不疑,但還是提醒自己隨時觀察孩子狀況自省,畢竟早教真的很容易走火入魔,我們希望孩子變成一個全方位發展的人,而不只是智能的過度發展或成為考試機器。有一些教學活動很容易辨別是不是我希望發展的方向,例如四則運算閃卡、公文數學或類似台灣小學的數學評量等,我不希望孩子一直變成解題機器人,而不會去思考或感受數學。我覺得數學重理解,對數學有感覺和興趣以後,要訓練解題和速度都不是難事。 有一些活動有點介於灰色地帶,例如指讀和認字,聽說孩子在學了數學或語言,突然意識到世界上很多東西是有「正確答案」以後,就會開始追求正確答案,少了天馬行空的純真。還有音樂呢?是不是要讓孩子大聲唱歌就好,不用強迫他們端正的坐在鋼琴前面,學習什麼是 adagio 什麼是 andante ?有需要讓孩子這麼小就認五線譜嗎? 前陣子和我很敬重的前輩格友交流時,透漏我很後悔沒有更早一點把孩子帶入認字的世界,像另一位前輩 J 在孩子兩歲時已經可以認三百個國字了。格友前輩提醒了我,像 J 那樣全面的早教真的是對的嗎?當然超前的進度會讓很多媽媽羨慕崇拜,但在小時候不是應該要跑跑跳跳,共讀的時候跟孩子一起觀察圖片,例如十四隻老鼠少了一頂的帽子藏在哪裡之類的嗎?我回答我非常貪心,我把跑跳和做勞作等外包給托兒所,自己帶閱讀。我也和馬鈴薯頭一起觀察繪本裡藏的每個細節,馬鈴薯頭會問我為什麼劇情要這樣走,我也會解釋跟他討論。但一旦他要看卡通,就得先乖乖指讀完基礎漢字五百。看完卡通如果沒跑走,再追加跟讀一本海尼曼和一本法文 raz ,外加共讀 2-4 本的 My first reading library 之類的讀本。總而言之,我想要孩子當快樂玩樂成長的孩子,也想要灌一些語言的東西給他。我也買了標榜歡樂式的幼兒鋼琴教材,研究之後要怎麼自己帶他入門鋼琴。 早教到底該怎麼執行,有點像是宗教或人生觀之類的,每位媽媽都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