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9的文章

數理邏輯 (1) - 超前學習或補充學習

我一直以來的育兒策略就是,學齡前的黃金時期衝語言,雖然目前除了兩個母語和英語以外還沒有太多的進展,但已經占掉了大部分可運用時間了。 半年前發現小學的數學很像繪本,可以拿來帶兒子的數學看看,於是我進展過短時間的南一小一上課本,大部分都利用跟孩子出遊坐火車的時間來當作activity book殺時間用。小學課本一開始很簡單的數123,接著就是用畫圈圈的方式開始慢慢進展到十位數以內的加法。可惜我發現兒子的專注力還不夠,按順序數數字雖然可以,但感覺乖乖坐下來畫圈圈算加法好像不太適合他這個年紀,如果要帶,應該要從更直覺或更好玩的桌遊開始。也不是特別計畫,只是我帶數學的動力驟減,最後還是把時間挪去給語言了。 經過這一次未成功的經驗後,我沉澱了一陣子沒特別管數學以後,現在對於數理的早教又有新的體悟了。在開始談到要不要開始帶數學以前,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我們學齡前到底需要孩子學什麼。如果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在小學時跟著學校進度學會加減乘除,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孩子「現在」學會呢?我們為什麼要現在化身為孩子的數學老師,讓孩子若干年後學習完全一樣的東西呢? 我能理解現在台灣小學生的課業很重,家長想要讓孩子提前學習,減輕未來的課業負擔,更可怕的是,私立小學或好學區的學校可能班上許多孩子入學前就補完小一數學了,不提早教會輸在起跑點上。 我認為數學其實是一套邏輯和解謎的綜合,數學能訓練頭腦思維,但另一方面,只有頭腦思維靈活的人才能真正學好數學。訓練邏輯概念就像是我以前學跳舞一樣,只有基本動作紮實的人,才能把困難的動作跳得很美。如果忽略了基本功硬練進階舞步,會浪費很多時間還是跳得不好看,最後還是要重頭練習基本功。 學齡前應該給孩子頭腦的刺激,讓他們養成思考解謎的能力,而不要直接土法煉鋼拿起小學課本或自修就開始帶。現在有很多類遊戲式的教育和很好玩的桌遊能當brain teaser,也可以增進家人感情,孩子也非常喜歡,大大推薦。另外我去年回台灣時下單了一套數學學習的繪本,年底回台灣時也會挑幾本簡單概念的繪本試試看。 現在很流行小小孩就開始學習寫程式,我的態度也是一樣,現在程式語言這麼多學也學不完,重要的是邏輯要好,才能寫出別人卡住寫不出來的東西。畢竟現在很多程式語言都模組化了,會寫程式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我大學很多理組的科系的朋友到大二實驗需要用到程式跑,為了生存不要被當,

幼兒教育(18) – 小小孩自主閱讀的必勝公式

這幾天跟一位媽媽私底下聊到我們看到的成功訓練孩子自主閱讀,不論是中文或英文,都有一些共通性,特別把我很不嚴謹純用歸納法、沒有任何學理研究支持的觀察跟大家分享。這個公式條件大部分都符合,有非常大的機率能夠在小小孩四五歲時達到大量閱讀書籍的目標。 必勝公式 = 嚴母 + 女孩 + 全職帶孩子 + 家裡沒玩具 嚴母: 大部分的小孩子天性愛玩,如果沒有人在後面盯,很容易就跑去摸東摸西。除了苦口婆心還不夠,有些小孩太皮不聽話,不適時的高壓,最後只會被成功脫逃。我不是孩子什麼樣都說好的慈母,但也不是什麼都不行的嚴母,我很享受跟孩子親密的關係,他會主動跟我說托兒所發生的事情,托兒所的小朋友們也是我們聊天的話題。 女孩: 這裡用女孩泛稱心性較沉穩、專注力高、榮譽心重、對學習有熱情等性格的孩子,這類特質在女孩子身上比較明顯,當然也有一些男孩子符合這種性格,但是相較之下是少數。看台灣或海外能在學齡前自主閱讀的孩子,女孩子大概佔了90%以上,我真的有遇到媽媽一點也不高壓,跟女兒感情超好跑很多活動,女兒學語言和才藝運動都很成功的例子,好生羨慕,因為我生了一個超級好動愛亂鑽又固執的小蟲。 全職帶孩子: 媽媽要上班最現實的問題是,晚上回家,媽媽累就算了,孩子也累得像剛下班一樣,只想做簡單不用腦力的活動,一但要指讀,專注力立刻下降到負值。如果能很奢侈的擁有孩子早上半小時,下午半小時的時間,每天都能學很多東西,這一點我們在周末非常有體會。這一點我也很掙扎,我愛我的工作也愛教孩子,但也只能忍痛放棄在家帶小孩,因為我有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公司,也有有生以來遇過最棒的同組同事們,上班時的聊天好舒壓。 家裡沒玩具: 非常剛好的,我看到學齡前閱讀表現出色的,通常家裡都沒什麼玩具,就算有也偏向教具。孩子們在家裡如果容易感到無聊,他們比較習慣用書本填滿空白的空白時間。我家的玩具很不巧的還真的很多,光小汽車應該就七八十台以上,另外還有兒童桌遊和磁力片,不斷地增加中。馬鈴薯頭光是玩小汽車就可以玩一個晚上,也很愛拉我陪玩,剩下的很少時間才會被我拉去共讀。幼年都在玩玩具,長大後讀完博士的老公有一次跟我說,你以為小孩子玩玩具的時候,都不是在學習新東西嗎?我想想也是,不是只有念書才是學習。 不知道各位讀者符合幾項呢?我們是慘兮兮掛零,但是我不想當嚴母、沒生到女兒、有很愛的工作、喜歡兒子盡量玩

多語教育 (8) - 一年半總檢討

記得我是在去年的十二月開始,買了第一套孩子的日文學習教材,開啟了法語、英語和日語的多語教育。當時的狀況是兒子開口說母語中文和瑞士德語,我搶想在三歲以前浸潤式的讓孩子無痛學習外語,也很天真地認為,只要在生活中用卡通輸入夠多,孩子三歲以後導入閱讀,之後外語之路就能一路順遂到國小。 現在我要來檢討一下我在這條多語路上犯的錯誤。 一、對卡通抱予過大期待。一開始佩佩豬讓孩子能不自覺說上幾句台詞,以及培養外語耳朵等「成果」,讓我誤以為每天看一點卡通就好。孩子的外語聽力或許有點進步,但是因為只有輸入沒有輸出,並不能真正提升孩子的外語程度。或許卡通只能在以後沒有時間接觸時,拿來維持基本的語言接觸,不適合做現階段的教材。 二、繪本程度落差過大。以前計畫用卡通磨耳朵, 用繪本加強字彙以及培養愛看書的習慣。卡通功效比想像中的小以外,繪本出現的最大問題是比孩子程度高太多,以至於孩子無法吸收。日語繪本盡管有日本巧虎適合程度的分級繪本,但我跑的頻率並沒有想像中高,必須要再做調整。 三、疏忽系統性學習。英文幼兒教材市面上多到無法抉擇,其他卻外語付之闕如。另外我一直認為孩子只需要多聽吸收語言即可,忽略了非母語更需要系統性的教材。幸好最近才找到適合的日語和法語教材,也找到了馬鈴薯頭願意吸收的時機,要不然之前教材拿來他就跑掉了。 四、過少外語生活對話。我的法語雖然程度已大不如前,但是硬要全法文對話並不是問題,日語則是程度還不到能自在對話的地步,加上我一個人還要顧中文和台語的生活輸入,最後講最多還是中文。未來我必須要讓自己有更多的外語對話,才能增加孩子口語的輸出。目前英文已經能角色扮演馬鈴薯頭虛擬同學的角色,跟他自在的用英語對話。 五、 多語分散語言集中度。一開始很貪心的想趁語言黃金期多學幾種語言,但我低估了自己並非全職帶小孩,語言輸入輸出時間已經不足了,還要平均分配給各種不同的語言,效果也比專注於一個語言差多了。在這麼有限的時間下,我還必須再分給中英文認字、英/德/中文共讀,常常覺得這裡沾一點,那裏沾一點,最後又把自己搞得很累。 雖然我犯了很多錯誤,幸好我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我只要決定了以後,就會非常堅持不放棄。如果要我再養一次馬鈴薯頭,我想我還是會保有現在這麼多的語言,儘管成果小小的,但我如果現在不開始,他這一輩子說不定永遠不會學習日語,他的法語也跟其他瑞士人一樣,永遠是學

幼兒教育(17) – 小小孩金錢觀

身為一個很愛反思的媽媽,我很早就蒐集各家資料,想規劃日後教養孩子的金錢觀課程。就跟其他教養觀念雷同,每一對父母都有自己心裡的一把尺,背後也隱含著父母希望傳遞給孩子的生活態度。 給零用錢的目的很多,例如讓孩子知道金錢在這個社會上怎麼運作、讓孩子花自己的錢才知道珍惜,買任何東西都會思考「需要」和「想要」。如果爸媽出錢說很貴,孩子根本不會在乎還是想買,用自己的錢就會再三思考,並且會很珍惜買回來的東西。 最早我被三分之一原則吸引,就是三四歲就給孩子零用錢,叫孩子平均分成三份,第一份要花用,原因是要學習使用金錢不要變成守財奴。第二份要存起來,培養孩子儲蓄觀念。第三份要投資。 後來跟老公提議給零用錢這件事情,結果被打槍了,理由是不想這麼小就讓孩子有世俗的金錢觀念。我想了好幾天,最後決定先暫緩,跟大家分享我為什麼我目前認為不應該讓小小孩學齡錢接觸到零用錢或學習理財。 一、容易培養出「凡事向錢看」的孩子。談話性節目「單身行不行」有一次談到一個主題「下一個巴菲特,從小做起 」,其中一位來賓興高采烈地分享她孩子自從有零用錢以後,對賺錢產生狂熱,在小學裡開始想賺錢的方法,例如幫其他同學吃吃不完的便當來賺錢、幫同學排福利社來賺錢、或是把手上稀有的卡片賣到網路上等。我聽了以後搖頭,這不是我想要培養的孩子人格特質阿。凡事都以錢為考量,無時無刻都在想賺錢方法,聽起來就很可怕,這種小孩長大以後應該有可能會覺得念大學無用,還是快點出去創業賺錢,太過極端的可能做任何事情之錢都先想到利益。 二、容易培養出守財奴。除非能同時逼孩子花用一部分金額,有點預算法的感覺,用不完就歸零,某些個性的孩子感受到金錢的力量以後會對用錢過度謹慎小心。我零用錢雖然是從國小開始領的,但是沒人教我要如何花用,家裡爸媽也非常省的觀念也深植在我心。為了省錢,吃飯都挑最便宜的吃,衣服鞋子也買便宜的為主,會覺得貴的是浪費錢。 三、從小學習投資是否真的必要?「單身行不行」那集邀請的都是理財達人,所有的來賓都讓小孩從小投資一些股票,一位來賓跟女兒說,你投資輸的算我的,贏的算你的,另一個來賓附和說,要讓孩子嘗到投資的甜頭,他們以後才會有興趣繼續。我的疑問是,這麼早就讓孩子知道錢滾錢的道理是不是真的對孩子好?會不會間接鼓勵孩子以後變成全職投資散戶呢?有一點我覺得不錯的是,來賓的兒子有一次問他電腦Windows是什麼,她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