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一個是台灣人,一個是瑞士人,居住在瑞士,兩人交談是用英文。這種設定已經給一個寶寶三語環境先天很大的優勢,只要能堅持爸爸和孩子說瑞士德文,媽媽和孩子說中文,兩個人持續說英文,孩子應該能自然而然的吸收學習兩個主動語言和一個被動語言。
在兒子「馬鈴薯頭」兩歲生日前,我們一直都是以這個語言模式為主,老公甚至不喜歡我跟馬鈴薯頭講英文,因為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海外華裔兒童的中文教學不容易,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後來都不跟父母講中文了,我花了很多時間跟馬鈴薯頭講中文和念繪本。後來朋友拉我加入了一個媽媽的Line團,裡面有成功帶孩子英文閱讀或聽說的前輩分享經驗和資源。看到這麼多成功的故事,讓我趨之若鶩,後來有機會拿到二手的寰宇迪士尼,也買了牛津樹的分級閱讀,正式開始了培養英文耳朵之路。
馬鈴薯頭過了兩歲生日以後,突然開口講句子了,他的語言能力快速進展,每天對我們都是驚喜。身為前外語學習狂熱者的媽媽我,開始思考是不是要引進第二個外語。雖然媽媽的法文比較好,但日文的幼兒學習資源較豐富,卡通可以從小嬰兒看到高中,而且日文小時候不學,這一輩子就不會學了。衝動之下,日文都忘光幾乎只剩下五十音的我,花了一個月把大家的日本語四冊複習起來,加上帶卡通,漸漸的把日文帶進馬鈴薯頭的生活。
又過了幾個月,中國朋友說她女兒在學校最不喜歡的一科是法文,我可以想見馬鈴薯頭跟大部分的德語區瑞士人一樣,未來會討厭法文,然後考完試以後全部忘光光。為了讓他從耳朵開始自然學這個語言,而不是長大以後開始學習枯燥的文法,法文已經很久沒用的媽媽我只好硬著頭皮上陣,讓佩佩豬衝先鋒培養孩子的法文耳朵。
這種多語的模式是以前的我們始料未及的,我以前的野心只在於把馬鈴薯頭的中文能力顧好,後來想做的愈來愈多:英文、法文、日文等。反對最大聲的是老公,他反對英文的原因是:英文很簡單,到學校再學就好。我們不是母語人士,馬鈴薯頭最後會學到我們的錯誤。反對日文的原因是:他又用不到。反對法文的原因是:以後學校正式上法文課時,他一開始會覺得自己都會了感到無聊,過一年會發現文法很難而自信心毀滅。(有這麼嚴重嗎?)還有小孩子要學這麼多語言很累。(明明孩子可以看外文卡通都很開心阿!) 婆婆雖然沒說什麼 (或者不敢說什麼) ,但感覺得出來不是很支持。
我自己也感到很大的壓力,我的日文程度不佳,看卡通都聽不太懂,看繪本要事先查單字。日文不像歐語,學完文法找到單字就可以造句用在生活上,說得都很不確定。另一方面,非母語且同時多語的教育很少前例可循。一本討論幼兒多語教育的書「Raising a Bilingual Child」上面寫到,研究顯示,外語的輸入如果不足醒著時間的百分之二十,孩子會講句子的可能性很小。看到這一句話媽媽我又遭受到一次打擊。
因為多語教育開了頭,現在放棄孩子會馬上忘記,等於之前都在做白工。我也只能硬著頭皮,在不斷質疑自己和被質疑的路上孤單的走下去。雖然後來在Line組了日語幼兒教育的媽媽團,有了一點支持和依靠,但認真執行多語教育的媽媽一隻手數得完。這些媽媽們的孩子也都跟馬鈴薯頭差不多大,目前還看不太到效果在哪裡。
老公那邊從一開始的不斷碎碎念到我很抓狂,但我仍然故我,堅持自己的外語教育試驗。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已經幾乎聽不到他的抱怨了。前幾天他問兒子消防車的日文要怎麼說,兒子說了しょうぼうしゃ以後,又說了pompier (正確用法是camion de pompier) 。這下子換老爸驚喜了。接著有一天,媽媽我幫馬鈴薯頭把飯吹涼以後,馬鈴薯頭突然冒出一句merci beaucoup,讓媽媽開始傻笑了,因為媽媽幾乎不會對他說法文,他的法文完全來自佩佩豬而已,而且每次看卡通的時間有嚴格限制。
會開始這個部落格一方面是想留個記錄,一方面是希望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和我一樣徬徨的,然後希望運氣好能夠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打氣。
在兒子「馬鈴薯頭」兩歲生日前,我們一直都是以這個語言模式為主,老公甚至不喜歡我跟馬鈴薯頭講英文,因為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海外華裔兒童的中文教學不容易,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後來都不跟父母講中文了,我花了很多時間跟馬鈴薯頭講中文和念繪本。後來朋友拉我加入了一個媽媽的Line團,裡面有成功帶孩子英文閱讀或聽說的前輩分享經驗和資源。看到這麼多成功的故事,讓我趨之若鶩,後來有機會拿到二手的寰宇迪士尼,也買了牛津樹的分級閱讀,正式開始了培養英文耳朵之路。
馬鈴薯頭過了兩歲生日以後,突然開口講句子了,他的語言能力快速進展,每天對我們都是驚喜。身為前外語學習狂熱者的媽媽我,開始思考是不是要引進第二個外語。雖然媽媽的法文比較好,但日文的幼兒學習資源較豐富,卡通可以從小嬰兒看到高中,而且日文小時候不學,這一輩子就不會學了。衝動之下,日文都忘光幾乎只剩下五十音的我,花了一個月把大家的日本語四冊複習起來,加上帶卡通,漸漸的把日文帶進馬鈴薯頭的生活。
又過了幾個月,中國朋友說她女兒在學校最不喜歡的一科是法文,我可以想見馬鈴薯頭跟大部分的德語區瑞士人一樣,未來會討厭法文,然後考完試以後全部忘光光。為了讓他從耳朵開始自然學這個語言,而不是長大以後開始學習枯燥的文法,法文已經很久沒用的媽媽我只好硬著頭皮上陣,讓佩佩豬衝先鋒培養孩子的法文耳朵。
這種多語的模式是以前的我們始料未及的,我以前的野心只在於把馬鈴薯頭的中文能力顧好,後來想做的愈來愈多:英文、法文、日文等。反對最大聲的是老公,他反對英文的原因是:英文很簡單,到學校再學就好。我們不是母語人士,馬鈴薯頭最後會學到我們的錯誤。反對日文的原因是:他又用不到。反對法文的原因是:以後學校正式上法文課時,他一開始會覺得自己都會了感到無聊,過一年會發現文法很難而自信心毀滅。(有這麼嚴重嗎?)還有小孩子要學這麼多語言很累。(明明孩子可以看外文卡通都很開心阿!) 婆婆雖然沒說什麼 (或者不敢說什麼) ,但感覺得出來不是很支持。
我自己也感到很大的壓力,我的日文程度不佳,看卡通都聽不太懂,看繪本要事先查單字。日文不像歐語,學完文法找到單字就可以造句用在生活上,說得都很不確定。另一方面,非母語且同時多語的教育很少前例可循。一本討論幼兒多語教育的書「Raising a Bilingual Child」上面寫到,研究顯示,外語的輸入如果不足醒著時間的百分之二十,孩子會講句子的可能性很小。看到這一句話媽媽我又遭受到一次打擊。
因為多語教育開了頭,現在放棄孩子會馬上忘記,等於之前都在做白工。我也只能硬著頭皮,在不斷質疑自己和被質疑的路上孤單的走下去。雖然後來在Line組了日語幼兒教育的媽媽團,有了一點支持和依靠,但認真執行多語教育的媽媽一隻手數得完。這些媽媽們的孩子也都跟馬鈴薯頭差不多大,目前還看不太到效果在哪裡。
老公那邊從一開始的不斷碎碎念到我很抓狂,但我仍然故我,堅持自己的外語教育試驗。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已經幾乎聽不到他的抱怨了。前幾天他問兒子消防車的日文要怎麼說,兒子說了しょうぼうしゃ以後,又說了pompier (正確用法是camion de pompier) 。這下子換老爸驚喜了。接著有一天,媽媽我幫馬鈴薯頭把飯吹涼以後,馬鈴薯頭突然冒出一句merci beaucoup,讓媽媽開始傻笑了,因為媽媽幾乎不會對他說法文,他的法文完全來自佩佩豬而已,而且每次看卡通的時間有嚴格限制。
會開始這個部落格一方面是想留個記錄,一方面是希望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和我一樣徬徨的,然後希望運氣好能夠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打氣。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