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了作家兼主持人吳淡如的電視訪問,主持人驚訝的問「你身為一個孩子的媽媽, 怎麼還能考上烈酒和清酒品酒師、念了台大和中歐兩個商學院的EMBA、學油畫和咖啡烘培呢?」吳淡如也分享,她對孩子的成績從來沒有要求,就算孩子考試考不好她也不會在乎,因為孩子念書要為自己念而不是為她念,孩子的生命必須要孩子自己決定。
吳淡如是一個永遠停不下來的火車頭媽媽,她的人生總是不會無聊,因為她永遠能為自己找到下一個挑戰和目標,生活中會一直遇到不一樣的人而更豐富。她文章中也有點看不慣渾渾噩噩過生活的人,覺得他們「工作,等於賣命,為了賺錢,生活,只是日復一日的吃喝拉撒睡」。吳淡如覺得人應該要有夢想,要隨時找到讓自己眼睛發亮的事物,生命才有意義。例如她當時主持談話性節目好幾年,收入頗豐,卻因為找不到自己的熱情而決定離開。
她讓我想到了年輕時的我,我也善於找各種社團學習不一樣的東西,認識不一樣的人。我喜歡學習語言,花了很多時間泡在語言補習班,學過日文、法文、德文、西文、韓文,也上過幾堂的俄文和葡萄牙文。當年覺得工作無趣,就把考上日語能力二級檢定為目標,還真的矇過了。當時對法文很有興趣的我,還曾經跟法國酒館的老闆合作,組織一個說法語之夜,其中一個參加者當時沒沒無聞,現在變成了台灣小有名氣常上電視的法國人。這些都不夠,我的夢想是出國念書,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試下,申請上法國的MBA以後,我的夢想變成要在歐洲工作。後來我也真的很衝的找到了夢幻的瑞士實習機會,接著找到願意幫我辦工作簽證的瑞士公司,我才會在瑞士定居下來,當時我還不認識現在的老公。
本來有很多夢想的我,在我結婚和生孩子以後,我就變成一個沒有夢想的人了,我不再熱衷於參加活動,下班只想飛奔回家跟孩子共學,我想學的語言變成了孩子正在學的語言。應該說,把孩子養育成我心目中理想的樣子,是我的夢想。有點矛盾的是,我還是非常享受我的工作,每天學到新東西,不論專業知識或人格養成的進步都讓我每天心情愉悅,我也會想要升遷,但是下班以後,我的腦子裡就只想著要在生活中帶孩子什麼樣的知識。
我欣賞像吳淡如人生這麼精彩的人,我也認為吳淡如很愛孩子,也花很多時間跟孩子一起旅行,教育孩子的品德等,但是她是一個非常需要自我實現的媽媽,她花很多時間照顧孩子的吃喝咖撒睡,輪到自己休息時間的時候,腦子裡想的都是要怎麼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更精彩,還要再多學什麼,孩子的共學什麼的,絕對不會是她曾經想要做的,因為「孩子的學習是她自己的事情啊,要為自己負責」。我以前也是有同樣想法的媽媽,但這幾年我改變了很多,父母最應該的角色應該是要幫助孩子的學習,不是逼他們。例如要讓孩子多閱讀,最好的方法是陪他們一起閱讀。要小孩培養專注力和抗壓性,是需要做一些低強度低時程的學習要求,例如我們指讀基礎漢字五百,每天只需要專注兩分鐘而已,也是一種訓練。
我認識有在共學的媽媽們,都是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對職場野心比較小,或者更多是全職媽媽,她們教育出的孩子成果也都讓人非常羨慕。我也認識幾個非常優秀又有上進心的職場女強人,她們工作表現亮眼,可惜因為機運不佳還沒有達到她們當初預設的目標。她們愛自己的小孩,但是現階段更想要的是職場上的成就感,她們會願意犧牲自己的親子時間進修或加班,期望更接近自己的職場夢想,她們通常也不會變成共學媽媽。
我還是個火車頭媽媽,但是我的目標變成了孩子,每天規劃著孩子的學習,還有跟馬鈴薯頭一起度過的共學時光,讓我想到會滿足的微笑。
圖片出自於今天參觀的德國斯圖加特賓士博物館,展示汽車發明前的交通工具,火車是其中一種。
吳淡如是一個永遠停不下來的火車頭媽媽,她的人生總是不會無聊,因為她永遠能為自己找到下一個挑戰和目標,生活中會一直遇到不一樣的人而更豐富。她文章中也有點看不慣渾渾噩噩過生活的人,覺得他們「工作,等於賣命,為了賺錢,生活,只是日復一日的吃喝拉撒睡」。吳淡如覺得人應該要有夢想,要隨時找到讓自己眼睛發亮的事物,生命才有意義。例如她當時主持談話性節目好幾年,收入頗豐,卻因為找不到自己的熱情而決定離開。
她讓我想到了年輕時的我,我也善於找各種社團學習不一樣的東西,認識不一樣的人。我喜歡學習語言,花了很多時間泡在語言補習班,學過日文、法文、德文、西文、韓文,也上過幾堂的俄文和葡萄牙文。當年覺得工作無趣,就把考上日語能力二級檢定為目標,還真的矇過了。當時對法文很有興趣的我,還曾經跟法國酒館的老闆合作,組織一個說法語之夜,其中一個參加者當時沒沒無聞,現在變成了台灣小有名氣常上電視的法國人。這些都不夠,我的夢想是出國念書,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試下,申請上法國的MBA以後,我的夢想變成要在歐洲工作。後來我也真的很衝的找到了夢幻的瑞士實習機會,接著找到願意幫我辦工作簽證的瑞士公司,我才會在瑞士定居下來,當時我還不認識現在的老公。
本來有很多夢想的我,在我結婚和生孩子以後,我就變成一個沒有夢想的人了,我不再熱衷於參加活動,下班只想飛奔回家跟孩子共學,我想學的語言變成了孩子正在學的語言。應該說,把孩子養育成我心目中理想的樣子,是我的夢想。有點矛盾的是,我還是非常享受我的工作,每天學到新東西,不論專業知識或人格養成的進步都讓我每天心情愉悅,我也會想要升遷,但是下班以後,我的腦子裡就只想著要在生活中帶孩子什麼樣的知識。
我欣賞像吳淡如人生這麼精彩的人,我也認為吳淡如很愛孩子,也花很多時間跟孩子一起旅行,教育孩子的品德等,但是她是一個非常需要自我實現的媽媽,她花很多時間照顧孩子的吃喝咖撒睡,輪到自己休息時間的時候,腦子裡想的都是要怎麼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更精彩,還要再多學什麼,孩子的共學什麼的,絕對不會是她曾經想要做的,因為「孩子的學習是她自己的事情啊,要為自己負責」。我以前也是有同樣想法的媽媽,但這幾年我改變了很多,父母最應該的角色應該是要幫助孩子的學習,不是逼他們。例如要讓孩子多閱讀,最好的方法是陪他們一起閱讀。要小孩培養專注力和抗壓性,是需要做一些低強度低時程的學習要求,例如我們指讀基礎漢字五百,每天只需要專注兩分鐘而已,也是一種訓練。
我認識有在共學的媽媽們,都是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對職場野心比較小,或者更多是全職媽媽,她們教育出的孩子成果也都讓人非常羨慕。我也認識幾個非常優秀又有上進心的職場女強人,她們工作表現亮眼,可惜因為機運不佳還沒有達到她們當初預設的目標。她們愛自己的小孩,但是現階段更想要的是職場上的成就感,她們會願意犧牲自己的親子時間進修或加班,期望更接近自己的職場夢想,她們通常也不會變成共學媽媽。
我還是個火車頭媽媽,但是我的目標變成了孩子,每天規劃著孩子的學習,還有跟馬鈴薯頭一起度過的共學時光,讓我想到會滿足的微笑。
圖片出自於今天參觀的德國斯圖加特賓士博物館,展示汽車發明前的交通工具,火車是其中一種。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