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媽媽四年了,我跟所有父母一樣,繪本的挑選都是從新手時犯很多錯誤開始,到現在愈來愈上手。 我的繪本之路是從某次回台時,去台北某間超便宜繪本店挑書開始,印象中好像六本五百,十本一千之類的,書的印刷品質也不錯,大多是台版傳統繪本,故事背後都想教導孩子品格,不過孩子只要故事好看畫得好就喜歡了,我也不太在意。我們也從那家店順便帶了包姆與凱羅這一套經典好作品,當時馬鈴薯頭大概一歲半。 接著我開始進攻日系繪本,一次進了小雞、企鵝和野貓系列,還有竹下文子的交通工具系列,交通工具控的馬鈴薯頭很買單,我們每一本繪本都看了非常多次。日系繪本劇情有趣、畫風細膩,但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唸完我都會有很空洞的感覺。接著小天下剛好有曬書節,我也挑選了幾本英美繪本翻譯過來的作品,結果非常後悔,繪本本身沒什麼可挑剔的,但是裡面的文字翻譯之差令人吐血,很多句子我自己念都念得很心虛,只想趕快跳過。 這次慘痛的教訓,讓我明白了自己對繪本文字敘述有非常高的期待,我希望繪本的句子和我小時候愛的橋樑書一樣順暢優美,讓我在念繪本同時也能享受到中文的美以及被文字感動。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一開始買的日系繪本也無法打動我,因為中文和日文的語感語法本來就不同,我看日文原文都覺得很正常可愛,但中文翻譯怎麼看怎麼怪。另一方面,我也希望繪本的共讀能夠增加馬鈴薯頭的中文能力,不只是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睡的中文程度,而是他能聽懂甚至能用豐富的詞彙表達,以後閱讀書籍時不要變成每個字都會念,但合起來不知道什麼意思。 我本來以為大家對於繪本文字的要求應該跟我差不多,很意外的大部分媽媽都不在意繪本文字的品質,對她們而言只要繪本有趣、有創造力等就是好繪本,不會像我這樣只要遇到詞不達意或怪怪的翻譯句子就渾身不對勁。 確定了我的執著以後,我認真研究什麼樣的繪本能達到我的要求,後來回台就專買這類的繪本。最不讓我失望的就是直銷套書,像台灣麥克、閤林、泛亞等,他們翻譯的水準跟坊間完全不一樣,非常的順暢優雅,我目前最滿意的文字就是出自於泛亞的「畫話聯合國」,雖然不盡然所有的故事都像知名繪本那麼風趣討喜,畫風也比較偏向歐洲傳統繪本風,跟日本繪本的漫畫風大相逕庭,但因為文字很美麗,我每次念的時候仍然很享受。畫話聯合國裡有些書的文字很長,對我而言已經達到橋梁書的文字量了,但是因為字印得比較小,孩子的注意力還是在滿版的圖畫裡。原本馬鈴薯頭在四歲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