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頭爸小時候曾短暫戴過一、兩年遠視眼鏡,矯正回來以後一路念到博士都沒有近視,三十歲左右的視力是1.2,現在可能退化到1.0或是再低一點點。
馬鈴薯頭小時候偶爾會說有點頭痛或是眼睛看近的時候不舒服,一年多前在兒科醫生用視力表檢查後懷疑有遠視,可以選擇再觀察或是轉診到專科醫師,馬鈴薯頭爸也沒再繼續轉診。一直到我們回台灣,我突然想到住家有一間很有名的眼科可以去做檢查。
打電話想要預約但櫃台說只接受現場預約,早上九點家長可以先去排隊預約當天下午或晚上的門診。馬鈴薯頭在台遊學期間真的很忙,找到一天空檔結果診所五月一日公休撲了個空。接著找到週六的空檔想說萬無一失了,沒想到早上九點準時去時已經大排長龍,預估我們十一點要去上滑雪課應該是來不及,只好又放棄了。後來跑去韓國玩了五天,回到台灣以後已經是遊學的最後一個禮拜,排除萬難早上八點五十五分去排隊時,前面已經有九組人在門口等開門,但總算是掛到了。
當天晚上帶馬鈴薯頭去自費看診,小小的診所裡面已經摩肩擦踵,只要起身以後就找不到椅子坐了。馬鈴薯頭先做了比上下左右的物理性檢查,接著再用驗光機驗一次,然後又等了一陣子才進診間,醫生拿出檢測結果告知「已經近視五十度了」。我跟馬鈴薯頭當下很晴天霹靂,本來不是懷疑遠視,怎麼突然就變成近視了?
醫生人很好的說可以再檢查一下是假性近視還是永久的,我們又在診所裡點了三次短效散瞳,雖然點的時候很刺痛,點完以後近的東西看不清楚,但馬鈴薯頭還是很勇敢的忍受散瞳的不適。最後再做檢查時,很幸運地真實度數是遠視125度,剛剛量出來的是假性近視。
眼科醫師開了0.01%的低濃度散瞳劑阿托品,我再三確認會畏光嗎?是長效嗎?醫生說這是長效低濃度的不會畏光,是這幾年才出來的新產品,過去只有濃度高的散瞳劑。
原來近視是很難早期發現,通常孩子告知遠的有點看不到的時候,可能已經近視100-150度了,馬鈴薯頭被量出50度近視時也從來沒有說過遠的看不清楚。而且量出1.0的視力並不代表沒有近視,也有可能已經是近視50度了。在台灣要定時去眼科檢查排隊很麻煩,在瑞士的專科醫生更難約而且很貴,為了避免重蹈覆輒,就算有點散瞳還是希望能隨時掌握眼睛狀況,終於下定決心買了一直覺得很貴捨不得買的家用驗光儀。
我到現在還是無法理解馬鈴薯頭在台灣被量出近視是因為遊學時上課或功課用眼過度,或是台灣的建築物太密集讓眼睛無法休息,抑或他原本就已經有假性近視了,只是在瑞士沒被發現。幸好低濃度散瞳劑對於馬鈴薯頭完全沒有副作用,不會畏光,看近距離的東西也不會模糊。
點了散瞳後用家用驗光儀監測,每天晚上的視力大多是遠視25度或0度,早上醒來就變成100-125的遠視,跟在診所用散瞳量出來的差不多。如果當天晚上馬鈴薯頭出去散步或騎腳踏車,量出來的就會是比較好看的數字遠視75度。因為目前視力還維持得不錯,就從早晚各一次改成只有在睡前點。
學界關於散瞳的研究一開始比較有名的是2006年的ATOM1,發現每晚使用1%阿托品兩年有效減緩眼軸增長和近視惡化,但出現了眩光、畏光和近視模糊等副作用。學界後來對低濃度散瞳開始有了興趣,希望知道降低濃度是否能減少副作用又能達到類似功效,所以出現了ATOM2研究,比較了0.5%、0.1%和0.01%低濃度,發現0.01%的阿托品效果不錯。但後來的香港的LAMP的論文實驗結果認為0.05%濃度效果最佳,0.01%效果有比有安慰劑好一點。2023年的CHAMP認為0.01%比0.02%的阿托品效果更好,但同年的PEDIG研究則發現0.01%濃度與安慰劑組之間無顯著差異,原因可能是種族、研究時長、年齡和近視進展速度的不同。總結來說,大部分研究除了PEDIG以外都肯定低濃度散瞳減緩近視的功效,但同樣的劑量用在不同小孩上效果也不同,對於近視惡化很快例如低齡近視的小孩,太低濃度的阿托品功效有限。
2021年的澳洲的小規模研究0.01%或0.005%的阿托品用於13位小朋友的狀況,發現的瞳孔過度放大副作用大多發生在藍眼的白種小孩上。在低濃度散瞳大量生產問世之前,不少點阿托品的小孩會有畏光反應,原因是因為較高濃度的散瞳讓瞳孔放大會接收較大的紫外線,雖然目前沒有正式研究證實點散瞳和白內障的關聯但仍然讓家長擔心。ATOM2比較了各種濃度在一般狀態和強光狀態的瞳孔大小,0.01%的阿托品的瞳孔大小放大程度非常低,如果家裡沒有藍眼睛小孩,孩子點散瞳又沒有過敏反應的話應該可以安心了。
目前0.01%的阿托品對於仍有遠視的馬鈴薯頭而言比較是預防作用,雖然感覺不點好像也可以。讓我一直沒有停藥除了怕近視反彈,主要原因是已開發國家的近視成為愈來愈嚴重,法國的近視比率從十年前的20%變成37%,瑞士比率也差不多變成兩倍,WHO預測到了2050年,全球會有一半的人近視,歐洲的近視率也會變成50-55%。就算現在能不用散瞳,到了小學高年級或中學之後,閱讀量會增加很多,不太可能繼續維持目前的125度遠視,可能還是繼續預防下去比較安心。
除了散瞳以外還有近視控制鏡和角膜塑型片可以使用,不過在台灣目前還是以最方便又便宜的散瞳的治療為主,當然最根本的預防方法還是近距離用眼後休息,以及增加戶外時間。既然近視是很難避免的全球趨勢,只能積極檢查和早期介入,如果住海外檢查不方便,一定要好好把握回台灣的機會去評價好的眼科檢查,如果有需要也能自費購買足量的長效散瞳劑回國後繼續治療。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