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敏感的馬鈴薯頭很能共情共感,甚至會超前部署想很遠,連結各種資訊來源之快會讓我驚豔。一個月前他跟班上同學一起參觀養老院,根據他的轉述,當天氣氛和樂,一群老的小的一起合唱了幾首瑞士童謠,可惜有些長者精神狀況不佳,會亂打拍子亂唱一通,被工作人員請回房間去了。馬鈴薯頭又補充說道,好幾首童謠都是奶奶小時候教過他一起唱的。
聽完的當下我沒想太多就建議他打電話給奶奶分享今天唱這些童謠,沒想到馬鈴薯頭臉色一沉說道:「我不會跟她說的,因為她很怕未來要去住養老院,如果我跟她說關於養老院的事情她會更害怕。」我追問他怎麼知道奶奶怕養老院,原來是爸爸很久以前跟他提到過一次,沒想到他默默地記在心上,看來他以後不會變成不知道為什麼女友總是生氣的超級直男了。
優點的另一面很可能就是缺點。一般的小挫折例如玩桌遊輸了或考試沒考好,一般小孩可能在心裡小失落一下就恢復了,但對高敏小孩可能是像是掉了最愛的玩具類似的致命重擊,情緒一下子衝上來就會爆炸,鋼琴這種常常會彈錯要不斷訂正面對挫敗的過程真是高敏人的人生修練。
高敏小孩學鋼琴可以參考以下原則:
- 等到稍微能順暢閱讀再開始學琴的旅程。學琴的一開始會花很多時間認識五線譜,如果像馬鈴薯這種閱讀能力到七歲以後才比較穩定的小孩,過早開始無法應付同步看左右手兩行譜和動指,挫敗感太大。瑞士不少音樂學校只接受小學一年級以上才能上個別樂器課,之前只能上團體直笛課或韻律課,或許背後也有其道理。如果跟我們一樣太早開始,但頭已經洗下去不想放棄的話,可以把彈奏曲子的時間分一點給練不太需要視譜的哈農或音階,馬鈴薯頭三年前練的到現在都還有手指記憶。
- 讓孩子彈奏容易完成、程度相當的曲子,避免難度一次跳太大讓高敏兒遭受過大衝擊。
- 觀察孩子能彈到不崩潰的時間最大值,避免挑戰他的臨界點。
- 偶爾沒彈琴的心情或挫敗感太大時,不要糾結今天約定的進度沒做到,趕快帶離現場鋼玩玩具、聊天等轉移注意力。
- 每首曲子第一次先左右手分別練習,降低挫折感。如果左手是熟悉的伴奏方式,可以把右手練完後就合手彈奏。馬鈴薯頭其中一位鋼琴老師認為分手練習很重要,一開始他不願意配合但直接兩首彈又會很挫折,直到今年才接受這種練琴順序。
- 多試不同的教材,因為他們在鋼琴初學時的概念差異很大,每個孩子在不同階段會適合不同的教材。馬鈴薯頭在前幾年試過一輪日本的拜爾和Yamaha,台灣的快樂的鋼琴彈唱曲集,美國的芬貝爾、約翰·湯普森、艾弗瑞、巴斯田、海蓮德,或是比較新的朗朗教材,直到「快樂的鋼琴彈唱曲集」才比較穩定願意繼續下去。
- 不要強迫孩子挑戰挫敗感太高的曲子。如果孩子在剛開始練習某首曲子就明確表達厭惡了,就直接跳下一首。如果是彈到曲子中間,遇到一個怎麼彈都不順的大魔王小節,可以跳過或只彈單手,大原則就是把彈琴跟開心的正面的情感經驗連結。馬鈴薯頭是高敏、完美主義和悲觀的綜合體,錯一兩次可能還可以忍著不發作,錯第三次就會自暴自棄覺得自己很爛,在學校的功課或考試也是類似狀況,在成長階段非常需要大人的情緒協助和指引。
- 可以選擇以一行譜為單位通過,不要求一整首都要彈得流暢無錯誤。很多時候孩子無法流暢彈奏,不是因為練習不夠,而是因為這首曲子的程度有點超出目前的能力,硬練只是練到手指記憶。彈奏更多類似技巧的曲子,會比強硬要求花三週練流暢度有效率。
- 練得久不如練得勤,例如一週練四次各十分鐘,會比每週練一次一小時效果更好。睡眠的過程中會消化吸收白天學到的知識,多次練習可以循序漸進的加深記憶,也避免同首曲子彈太久後會疲乏,只練手指而不太看譜。
- 最後的建議是,不要跟其他小孩比較、不要對孩子有不切實際的期望。網路上有鋼琴、小提琴神童,還有英文或數學神童等,我們不用期待孩子能有讓父母走路有風的表現,因為彈琴是孩子自己的修練,重要的是學琴旅程中的過程,或許是彈到某首喜歡曲子的愉悅,或許是成功彈出前幾個月覺得超難小片段的感動。
馬鈴薯頭的學琴旅程從前幾年的狂風暴雨,到現在再也沒有表達過不喜歡彈琴,也比較叫得動,也不過是這三個月之間的事,已經是一個令人欣慰的成長過程了。
馬鈴薯頭對於光影非常有感覺,偶爾會關燈拿手電筒照著他心愛的汽車,製造出電影般的場景。
留言
張貼留言